查看原文
其他

90后把父母逼疯,竟是因为一条床单……

青春湖北 2020-01-23


每个人生活中,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跟父母“说不清”的时刻。


你爱美想少穿点,父母非让你套得里三层外三层才安心想要染个头发,一定要选不仔细看绝对看不出来的颜色,否则一定会招来一通唠叨;你说的“新词汇”他们听不懂,他们说的话你也觉得好笑……


有网友发了一条朋友圈,分享最近的生活感悟。



结果,妈妈的回复让她哭笑不得



其实,成长的时代不同,有代沟才是常态,有时只是闹个笑话,笑一下就过去了。就算偶尔小小争吵,也并无大碍。


可是有时候,代沟发展到极端,也会让人觉得可怕。

很多代沟的产生,是控制欲在作祟


几天前,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,讲述了他和母亲因为一条床单差点闹翻的经历。


他在外租了房子,准备搬出去住,于是按自己的喜好给新家买了一套灰黑色的床单被罩


图片来源:虎扑


包裹寄到家里,他没来得及打开,母亲说先拆开洗一下。他没放在心上,但母亲拆开包裹却瞬间暴怒


“你是希望我早点升天是不是?”


“我们家好日子到头了是不是?”


“我做错了什么,你要这样子惩罚我。”


图片来源:虎扑


照片里的床单其实并无异样,有人偏爱灰黑系的床品也不难理解。然而母亲却因此联想到了:“这是送给死人的东西、这是母子关系问题、买黑床单是想要我死、请你放弃这些黑暗念头……


图片来源:虎扑


如果说母亲只是因为觉得白绳子系黑床单“不吉利、忌讳”,老一辈的人信这些,其实也不难理解。


然而,母亲接下来的指责和逼问,却像是“气疯了”一般“句句戳心”


图片来源:虎扑


他想劝母亲冷静一点,可母亲情绪激动,根本无法沟通


后来,他妥协,答应母亲换一个颜色,询问母亲意见时,母亲说“拒绝黑”。他问母亲能不能换藏青色、深蓝色。母亲回答,她不想跟他说话。他只能发帖询问网友的意见。


有人说母亲年纪大了应该多体谅,把床单换了就没事了。但大多数人都觉得,这事真的不是体谅一下那么简单


图片来源:虎扑


而母亲发怒时完全无法沟通的状态,看起来也有些“可怕”。换成别的颜色,母亲或许依旧有话可说。


图片来源:虎扑


博主和他母亲的问题,根本不是出在一套床单上。黑色床单只是导火索,背后隐藏的,其实是父母无处不在的控制欲


“你为什么那么喜欢黑暗的东西?为什么我已经表明了立场你还要我行我素,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翻译过来,就是:“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?”


很多时候,父母想控制的,不是子女该铺什么床单、留什么发型,而是“你该听谁的话”。现在干涉生活杂事,未来就有可能干涉学业事业,结婚生子。


这位母亲的话语多少有些极端,但很多话稍微软化一点,其实经常在生活中听到:


“你怎么能这么不懂事,真是太让我们失望了。”


“我们是过来人,这事必须听我们的。”


“我们辛辛苦苦养了你这么多年,就养了个白眼狼。”


……


思维方式不同很正常,可面对不同,很多父母的解决办法不是沟通。而是首先要拿为人父母的权威压迫子女,“你应该”、“你必须”、“你快去”……


代沟的背面,其实写满了“控制”。

过度的担心,只会带来过度的控制


心理学家曾奇峰说:“一定程度的担心如果饱含爱意的话,那么过度的担心就等于诅咒。因为过度的担心,随之而来的就是过度的控制。”


就像床单事件中的母亲一样,她担心黑色系的房间影响心情、担心孩子有了“黑暗念头”,于是开始“操控”孩子的行为。


《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》的数据显示,52%的年轻人,发朋友圈时屏蔽了父母。


选择屏蔽父母的理由各式各样:怕他们瞎担心、怕他们反对或者不理解自己、怕他们唠叨……种种理由背后,其实都是一样:“这些年轻人们,不需要父母这样的‘担心和爱护’。”


如果不屏蔽,结果会是怎样呢?随手发条动态,就会被语重心长地教导;换了个发型,会被训斥“不三不四、好好反思”。


更多人“共同的痛”,则是在微信头像这一环不能用动物做头像,动物是‘不吉利’的象征;不能用暗色头像,有阴影也不可以;更有网友,每次换了异性偶像的头像,都必须跟爸妈解释一下这是谁。


图片来源:微博网友@a2in


审美不同,可以沟通。但总有一些父母,因为自己所谓的“信仰”,担心一个头像就影响了孩子的运气、会让孩子学坏……


有人在微博吐槽说,爸妈一年都不会联系自己超过五次,可是自己换个头像,爸妈却特意发微信,语气强烈霸道地要自己换掉。她觉得愤怒且委屈:“我难道一点主动权都没有吗?”她知道自己性子软弱,没有主见,所以更想珍惜那一点小小的主动权。可是父母从来不理解自己……



某知名周刊曾发表关于“过度教养”的文章:即父母过度卷入孩子的生活,插手他们的人生。他们的父母不愿意孩子承担任何平凡的任务,例如学习系鞋带,自己擦干甚至梳理自己的头发。


某知名临床心理学家调查了130名学校辅导员和心理学家,其中有90%的人就曾遇到过度教养的案例。过度的担心,带来过度的控制,在我们身边从来不少见。可是,教育从来不是一个“控制”与“臣服”的过程。


控制欲太强的父母,很可能会酿造两代人的悲剧。


明明互相深爱,却总在互相伤害


话剧《黑暗是有光的》里,有这样一对母子:儿子天生是个盲人,但作为儿童心理学家的妈妈没有因此放弃他,而是为他付出一切。为他高薪聘请家庭教师,为他编写专门的教材、书籍,鼓励他去挑战那些一些看似“不可能的事情”,例如整理家务、唱歌弹琴……


在妈妈的教导下,除了失明,儿子在其他方面,与健康人无异他可以照顾自己,可以弹唱自娱,有了恋情,有了理想,有了想要离开母亲独立生活的念头


可是母亲无法接受儿子这样的变化,她开始固执地反对儿子恋爱、阻止他搬出去生活、天天电话轰炸、经常例行抽查……儿子则在母亲的“疯狂之举”中,开始变得“叛逆”,他不再对妈妈说“我爱你”,而是嘲讽她老土,呵斥她别靠近自己。


于是两个人都陷入了痛苦中母亲看着儿子不再举止优雅,变得像个“混混”,不知自己的付出是为了什么;儿子一边报复母亲,一边清醒地意识到,他的一切都来自于母亲,没有母亲,他不会去思考理想、爱情、独立……他厌恶母亲,何尝不是厌恶自己。


一个想要自由,一个不肯放手,于是最终只能是悲剧。更可悲的是,明明互相深爱,却总在互相伤害。


孩子的成长,需要父母的退出


在一档访谈节目中,主持人问嘉宾:“假如你的女儿,谈了一个男朋友,你一点都不喜欢他,怎么办?”嘉宾非回应得很淡定:“少来往。”


后来在另一档节目中,他又补充道:“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介入的越深,子女的幸福可能性越低。”这个直白简单的道理,太多人懂得却很难做到。


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能为孩子安排好一切,觉得这才是爱,才能让孩子安然无恙地长大。却很少意识到,子女长大,必然需要父母的退出。事事“亲力亲为”,是爱,是担心,可更是“不信任”


没有哪位父母能一辈子时时刻刻为孩子“保驾护航”,真正的成长,是离开父母、独自去面对人生中的关卡。毫无边界,不懂退出的爱,限制了孩子,也牺牲了自己。


当然,不想做一个“一辈子只会听父母话的提线木偶”,还需要作为子女的自己,拥有足够的底气遇到麻烦、困难就想回到父母身边寻求帮助,空有独立的思想,没有独立的能力……这样的人,注定只能被父母“当个孩子”。


北大才女赵婕说:“我钦佩一种父母,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,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,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。”


父母和子女的关系,不是一种长久的占有,而是生命中一段深厚的缘。在他最需要的童年里,培养他适应社会的能力。在他成年后,逐渐放开自己提着线的手。



愿所有的父母懂得放手,

愿所有的儿女学会独立。


本期编辑 |刘洁(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)

本期审核 | 张向飞

来源:网易新闻公众号“槽值”


往期精彩内容:

“你可是个博士啊!”

17岁少女突然腹痛差点丢命!

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阔步前进的中国青年发展事业

[青春湖北] 投稿邮箱:youthhubei@163.com  

欢迎转发点赞,转载务必标明来源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